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 ,30°E | B.0°,60°E |
| C.30°N ,30°W | D.0°,120°E |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分别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 B.0°, 180° |
| C.0°, 150°W | D.150°W , 180° |
右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状况,等高距为100m,L为河流。
图中a的数值和b的取值范围分别可能是( )
| A.100, 0~100 |
| B.100, 300~400 |
| C.400, 200~300 |
| D.400, 300~400 |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右面两个岛屿图。
乙岛位于甲岛的( )
|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
|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
| C.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长 |
| D.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低纬度 |
据东北三省农业部门2012年10月29日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2012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2360亿斤,比去年增加260亿斤。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得益于( )
| A.科技水平高 | B.土壤肥沃 |
|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D.地形平坦开阔 |
东北地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④劳动力丰富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③ | D.②④ |
绿色农业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东北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 B.便利的交通条件 |
| C.农业生态环境较好 | 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
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
E:向东倾斜 W:向西倾斜 N:向北倾斜 S:向南倾斜 O:平坦不倾斜
1:海拔100~199米 2:海拔200~299米 3:海拔300~399米4:海拔400~499米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 )
|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若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一般来说,信号收发站的海拔越高,则其覆盖的范围越大。若移动公司要在本区域建立信号收发站,则最为合适的地点为( )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下图为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 B.劳动力 |
| C.技术 | D.交通 |
由图可知( )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
| A.加快②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
|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 C.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①②类产业 |
|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