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 ,30°E | B.0°,60°E |
| C.30°N ,30°W | D.0°,120°E |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分别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 B.0°, 180° |
| C.0°, 150°W | D.150°W , 180° |
读图,回答各题。
若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
| A.M地盛行下沉气流 | B.Q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 |
| C.P地吹东南风 | D.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 |
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
| A.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 | B.性质为暖流 |
| C.附近会形成大渔场 | D.会导致大陆沿岸形成荒漠景观 |
若MN一线为板块消亡边界,P、Q一个是大陆板块,一个是大洋板块,则MN一线附近的地理事物最可能为
| A.阿尔卑斯山脉 | B.红海 |
| C.马里亚纳海沟 | D.大洋中脊 |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上述“某月”是( )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高温多雨 | B.低温少雨 |
| C.温和多雨 | D.炎热干燥 |
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
读图,回答各题。
关于图中 A 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地中海气候 | 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D.为温带季风气候 |
图中洋流对沿岸地区可起到( )
| A.增温增湿作用 | B.降温减湿作用 |
| C.增温减湿作用 | D.降温增湿作用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各题。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 | B.热力环流 |
| C.海陆热力差异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