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
求证:△ABC≌△A1B1C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B,B1作BD⊥CA于D,B1D1⊥C1A1于D1.
则∠BDC=∠B1D1C1=90°,
∵BC=B1C1,∠C=∠C1,
∴△BCD≌△B1C1D1,
∴BD=B1D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与叙述:
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有一电脑程序:每按一次按键,屏幕的 区就会自动加上 ,同时 区就会自动减去 ,且均显示化简后的结果.已知 , 两区初始显示的分别是25和 ,如图.
如,第一次按键后, , 两区分别显示:
(1)从初始状态按2次后,分别求 , 两区显示的结果;
(2)从初始状态按4次后,计算 , 两区代数式的和,请判断这个和能为负数吗?说明理由.
已知两个有理数: 和5.
(1)计算: ;
(2)若再添一个负整数 ,且 ,5与 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仍小于 ,求 的值.
如图,若 是正数,直线 与 轴交于点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抛物线 的顶点为 ,且 与 轴右交点为 .
(1)若 ,求 的值,并求此时 的对称轴与 的交点坐标;
(2)当点 在 下方时,求点 与 距离的最大值;
(3)设 ,点 , , , , , 分别在 , 和 上,且 是 , 的平均数,求点 , 与点 间的距离;
(4)在 和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边界上,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美点”,分别直接写出 和 时“美点”的个数.
如图1和2, 中, , , .点 为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 作 切 于点 ,设 .
(1)如图1, 为何值时,圆心 落在 上?若此时 交 于点 ,直接指出 与 的位置关系;
(2)当 时,如图2, 与 交于点 ,求 的度数,并通过计算比较弦 与劣弧 长度的大小;
(3)当 与线段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长为 的春游队伍,以 的速度向东行进,如图1和图2,当队伍排尾行进到位置 时,在排尾处的甲有一物品要送到排头,送到后立即返回排尾,甲的往返速度均为 ,当甲返回排尾后,他及队伍均停止行进.设排尾从位置 开始行进的时间为 ,排头与 的距离为 .
(1)当 时,解答:
①求 与 的函数关系式(不写 的取值范围);
②当甲赶到排头位置时,求 的值;在甲从排头返回到排尾过程中,设甲与位置 的距离为 ,求 与 的函数关系式(不写 的取值范围)
(2)设甲这次往返队伍的总时间为 ,求 与 的函数关系式(不写 的取值范围),并写出队伍在此过程中行进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