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共航行2.27万海里(1海里=1.852千米,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收集陨石5千多块。这次考察的行程相当于绕30度纬线多少圈?南极地区陨石丰富的原因是()

A.2 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多 B.1 圈多;气候寒冷,陨石容易保存
C.2 圈多;磁场强、能吸引更多陨石 D.1 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大

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属暖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
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 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 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关于下面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土地次生盐碱化
B.①农业发展模式适合乙地
C.②农业发展模式适合丙地
D.甲、丙两地面临共同的生态问题,而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

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右图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矿物能源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其形成原因和减轻酸雨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气候湿润
②地形以盆地为主
③有色冶金工业发展
④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⑤限制使用汽车
⑥调整能源消费构成,大力发展水电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因素 B.城市因素 C.人口因素 D.自然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