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问题。图12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形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反映的是北半球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反映冬至日情况的一组是
A.M1、N1 | B.M2、N2 | C.M1、P2 | D.N1、P2 |
三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P、M、N | B.M、N、P |
C.N、M、P | D.P、N、M |
若N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最可能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图为衡水市某中学一学生所画的2011年6月21日某时刻的不同日期分布图,其中阴影部分为6月21日,N为北极点,经线NQ位于太平洋中。读图完成问题。图示时刻,甲地
A.日影朝向西南 | B.日影朝向东北 |
C.日影朝向正南 | D.无日影 |
据图可知
A.甲地的日期为6月20日 | B.NQ为0°经线 |
C.P地日出东南 | D.北京时间为6月22日8时 |
该日前后一周内
A.衡水市的昼长逐渐增大 |
B.该校操场正午时旗杆的影响子先变长后变短 |
C.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 |
D.黄河下游的凌汛危及到两岸居民的安全 |
读下列材料,回答3题
材料一 据报载,内蒙古乌海市近几年大量兴建开发区,引进高耗能产业。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005年2月3日电 进入2005年不久,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在建项目。内蒙古乌海市引进高耗能产业的资源基础是
A.太阳能资源异常丰富 |
B.因近黄河,水利资源丰富 |
C.煤炭资源丰富 |
D.风能资源丰富 |
以下可能被乌海市引进的工业是
A.电子计算机制造 | B.炼铝厂 |
C.畜产品加工厂 | D.羊毛衫制造厂 |
如果乌海市的某些企业也在被环保总局“叫停”之列,则可能因为
A.当地资金不足 | B.涉嫌违法批地 |
C.造成农民失业 | D.产生工业三废 |
读下面“鲁尔区各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完成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第二产业,b表示第三产业,c表示第一产业 |
B.1985年后,a产业就业人数迅速升高的原因是积极发展新兴工业 |
C.从1970年开始,b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的原因是鲁尔区经济一直处于衰落状态 |
D.199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达60%以上 |
鲁尔区从1970年约220万人到1983年约195万人,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鲁尔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但招募了大量劳动力 |
B.鲁尔区因传统工业的衰落,有大量人口迁出 |
C.鲁尔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很高,但有大量人口迁往到南部斯图加特等地 |
D.既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也有人口迁移的影响 |
下图中A地区为“汇源果汁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甲、乙两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该原料产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①大气降水 ②高山冰雪融水
③附近湖泊的水 ④河流水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与华北平原相比,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 B.光照丰富 |
C.土壤肥沃 | D.水源广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