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     )

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 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C.唯心主义、辩证法、二元论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