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中,CE⊥AB于E,在△ABC外作△ACD,使∠CAD=∠CAB,且DC=BC,过C作CF⊥AD,交AD的延长线于F.
(1)说明CE=CF的理由;
(2)说明BE=DF的理由.
已知P为等边△ABC外接圆上的一点,CP延长线和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连结BP,求证:
如图所示,破残的圆形轮片上,弦AB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B于点C,交弦AB于点D。已知:AB=24cm,CD=8cm。
(1)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
如图:小明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AB,在阳光下,小明测得一根与地面垂直、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墙壁上的影长CD为1.5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D为3米,则树高AB为多少米.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2)x+2k=0.
(1)小明同学说:“无论k取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并说明理由。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a=1,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是方程
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