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价2010年8月以来持续飙升,累计涨幅接近130%。2011年5月2日,美国宣布本·拉登被击毙,白银价格骤降,周跌幅超27%。对此,一位银行人士分析指出,“拉登之死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白银价格早已因严重背离供求关系而充满泡沫,明显是人为操纵,这次下调实际是炒家获利了结的结果”。由银行人士的分析可见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②白银价格的涨跌根本上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引起的
③政治事件间接地改变了白银的供求关系
④白银炒家获利是由于他们遵循了价值规律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发展观的演变表明
| A.未经实践检验的发展观是不可靠的 |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 |
| C.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
节能20%是我国“十一五”期同重要的工作目标。2007年7月28日.全国40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共同发起了“节能20%公民行动”。这是一项旨在以倡导低能耗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核心的公民联合行动。这一事实说明
| A.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 |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 |
| C.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 D.个人生活消费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环境保护主要靠政府投资。预计“十一五”期问国家用于全社会环保投资为13750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约为11500亿元,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投资约为100亿元,环保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投资约为300亿元。这表明,财政
| A.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 B.可以促进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
| C.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 |
为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引导投资合理增长,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 年9 月15 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此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①加大了企业融资的成本②减少了财政支出
③使企业投资过热得到抑制④使居民储蓄存款收益增加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针对上题中我国经济的运行状况,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发行国债,增加投资 | B.扩大信贷规模 |
| C.降低利率,扩大货币的供应量 | D.提高利率,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