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强大的气压梯度 | 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 | 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
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各地中,每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A.23°20′S,24°E | B.24°15′N,120°E |
C.67°34′N,15°W | D.23°26′S,180°W |
下列关于晨昏圈与经线圈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大于0的交角 | B.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
C.每天都会重合一次 | D.任何时候都不可能重合 |
当23°26′S的昼夜等长时,正值
A.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 B.太阳直射在23°26′N |
C.春分日或秋分日 | D.冬至日 |
同一经度的两地
A.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B.地方时相同 |
C.昼夜时间相同 | D.日出时间相同 |
读图回答12~15题。图中表示的是北半球
A.夏至日昼夜长短状况 |
B.冬至日昼夜长短状况 |
C.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
BC所在直线表示
A.晨线 | B.昏线 | C.赤道 | D.地轴 |
此时,A、B、C、D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