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震和滑坡是两种重要的地质灾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二者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
化,图3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
①晋煤外运②西气东输③西电东送④南水北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据此回答9~10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隋况的是 (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在8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目前,地球上仅存有39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的稀疏林。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1000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早在1977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7~8题。
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②世界上的森林面积没有什么变化
③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④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使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 D.涵养水源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 ( )

A.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荒漠化是指 ( )

A.沙漠扩张的过程
B.降水减少的过程
C.人为破坏草场的过程
D.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荒漠般景观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