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烈度 |
破坏程度 |
Ⅵ |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
Ⅶ |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
Ⅷ |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
Ⅸ |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
Ⅹ |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③处可能为( )
A.一个村庄 | B.一座城市 |
C.一洼池塘 | D.一座小山 |
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 B.瘟疫 | C.海啸 | D.火山喷发 |
.当前,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 B.兴建开发区,进口粮食 |
C.加快城市化进程 | D.发展科技,保护耕地 |
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①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③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工业
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农业地域性特点的例子是
①在松嫩平原一带大力发展柑橘、香蕉等水果
②在南方山地、丘陵大规模开垦梯田
③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北部,逐步实行退耕还牧、退耕还草
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决定下列农业生产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④科技 |
D.①土壤②热量③国家政策 ④地形 |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郊外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分析后完成问题。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薯 |
|
市场价格(元/千克) |
30 |
20 |
12 |
6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15 |
12 |
6 |
2 |
运费(元/千克·千米) |
3.0 |
2.0 |
0.5 |
0.2 |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该城市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黄土高原 | C.湟水谷地 | D.山东丘陵 |
四种农作物中,单位面积产量利润最小的农作物是
A.花卉 | B.蔬菜 | C.稻米 | D.甘薯 |
假如上述四种农产品都提供给同一个消费市场,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城市郊外上述四种作物用地中,离该市场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
A.4千米 | B.5千米 | C.12千米 | D.2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