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49°46´N)、乙(32°N)两山地在冬至日不同时刻,北坡和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0.1卡/(平方厘米·分)〕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 )
| A.①③表示南坡 | B.②④表示南坡 | C.②③表示北坡 | D.①④表示北坡 |
图中X、Y的值分别为( )
| A.16°48´、55°26´ | B.18°26´、55°26´ |
| C.18°20´、56°34´ | D.16°48´、56°34´ |
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记录的部分资料,表格中所统计的数据表明18—21日间当地受到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下面图中的哪幅图?
| 日期 |
18日 |
19日 |
20日 |
21日 |
| 平均气温(℃) |
2 |
-1 |
-2 |
-4 |
| 气压(百帕) |
1002 |
1004 |
1006 |
1008 |
| 天气状况 |
晴转多云 |
阴转小雨夹雪 |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
多云转晴 |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某个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
| A.热力环流 | B.海陆热力差异 |
| C.温室效应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分别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甲去了新疆,你认为最有可能是甲同学绘制的是哪幅图?
| A.A图 | B.B图 | C.C 图 | D.D图 |
学生甲描绘的地貌主要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
| A.流水侵蚀 | B.流水沉积 |
| C.风力侵蚀 | D.风力沉积 |
下图中a图是地质构造图,b图是华山西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地垒 |
华山西峰地势陡峭,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华山的地质构造与图中的哪处一样?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山脉是由花岗岩组成的浑然巨石,岩石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从岩石的成因看,花岗岩属于
| A.变质岩 | B.沉积岩 |
| C.侵入型岩浆岩 | D.喷出型岩浆岩 |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图,①②③是变化的顺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东侧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 B.大气环流 |
| C.地壳运动 | D.人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