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回答问题。规划中的粤赣运河
A.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
B.可发展航运、养殖等,有百利无一害 |
C.穿越武夷山脉,有利于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 |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
近年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移导致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
B.环境问题严重 |
C.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
D.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
A.位于上风向,污染较小 | B.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
C.接近工业区,运费较低 | D.远离河流,不污染水源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题。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回答题。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
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人以内,这“1500万人”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题。广州市提出的“1500 万人”,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人是指
A.人口容量 | B.人口合理容量 |
C.环境承载力 | D.土地承载力 |
提高广州人“活得舒服”指标的有效途径有
A.提高本市的消费水平 |
B.大力发展房地产,改善广州居住条件 |
C.强制人口大量外迁 |
D.向本市调入天然气资源 |
下图是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题。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则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