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4-2-13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4-2-13
|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
| 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 |
|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 |
| 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关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
|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
| C.位移的值可能比路程大 |
| D.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可能等于位移的大小 |
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小的物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
| B.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视为质点 |
|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 |
|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
如图所示为两列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现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M为绳上x=0.2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 A.这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 |
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周期的 ,M将位于波峰 |
| C.甲波的速度v1比乙波的速度v2大 |
| D.因波的周期未知,故两列波波速的大小无法比较 |
如图所示,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a、b、c、d、e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1m的9个质点,t=0时刻均静止于平衡位置。已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m/s,当t=1s时波源S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t=4s到t=4.6s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c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
| B.质点a的速度正在减小 |
| C.质点b的运动方向向上 |
| D.质点c′的位移正在减小 |
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
A.折射率必须大于![]() |
B.折射率必须小于![]() |
| 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 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