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4-2-13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4-2-13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
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 |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 |
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有动量,即光具有粒子性 |
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
一物体从高x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A.![]() ![]() |
B.![]() ![]() |
C.![]() ![]() |
D.![]()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时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
B.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
C.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
D.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高 |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平直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 B.2s | C.3s | D.4s |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
A.v1:v2:v3=3:2:1 |
B.v1:v2:v3=![]() ![]() |
C.t1:t2:t3=1: ![]() ![]() |
D.t1:t2: t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