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性质 |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
2.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
A.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 | 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
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 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1.煤矿开采活动常会造成水土流失是因为()
A.小煤矿的采煤效率太低,浪费严重 |
B.为了挖煤人们采用轮荒等耕作制度 |
C.采矿破坏了地下含水层的正常运行 |
D.露天煤矿建设中,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植被 |
自然资源的耗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正在悄悄发生改变。下列属于节能生活方式的是()
①热水器改成太阳能式样的②买车要买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
③尽量手洗衣服,不用洗衣机④要讲卫生尽量使用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3)题。
人均能耗 吨油当量 |
能源强度 吨油当量/1000美元 |
电力强度 千瓦时/美元 |
|
美国 |
8.96 |
0.27 |
0.36 |
英国 |
4.24 |
0.18 |
0.24 |
法国 |
4.37 |
0.17 |
0.27 |
德国 |
4.29 |
0.16 |
0.23 |
意大利 |
3.50 |
0.17 |
0.23 |
日本 |
4.31 |
0.13 |
0.22 |
(1)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A.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C.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D.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2)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
A.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B.加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C.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3)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1-12题。
11.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1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