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例并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入清溪①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
无事令人幽,停桡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释】①张孝祥:宋词人。这首词,是作者船行至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时所作。
②波神:水神。③准拟:预料,打算。
⑴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一句中,哪两个词用的最妙,请简要分析。
⑵ 结尾两句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流莺①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佐助人员)时所作。
①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飘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 |
B.“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 |
C.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 |
D.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 |
② 诗人托流莺以寓怀,抒发身世之感,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③ 诗人在诗歌中借物咏怀、托物言志,类似手法的作品你读过很多了,请你另外选择一物进行描绘,并以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