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例并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门怨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古人评此诗“通首不言怨,怨在言外”,你是否则意此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元曲,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①
赵善庆
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②败柳。
[注]①湘阴:县名,今属湖南。②传黄:即转黄。
古人素有悲秋传统,而这首曲子一洗历来悲秋的格套。请结合全曲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 军 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①,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②。
注:①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
②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首句“三边烽乱惊”有版本将“惊”写作“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有人说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隋边塞诗中特有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①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本诗中“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②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①当路:当权者。②假:提携。③违:分离。
12.首联说自己天天在等待,却等来一场空。他等待的是什么?(3 分)
13.结合全诗说明, “欲寻芳草去”所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愿望?此句与首联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