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
|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
| C.陈锋来自贫困的山区,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高二就自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国内表示愿意免试录取他的知名大学已经罄竹难书。 |
|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
下列对诗词中的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声调高亢,意气豪爽,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表明诗人尽管政治上受到挫折,但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 |
| B.“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写出了诗人对家国的苦难无能为力,既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也有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 |
| C.“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表现出孙何既威风又儒雅,他饮酒赏乐,吟唱山水,这说明他既有执政能力又能与民同乐。 |
|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年老但仍愿为国家效力,对南宋统治者重新起用自己抗金充满希望和信心。 |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
|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
|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驼业种树(以……为业,作动词)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和,同) |
| B.且硕茂,早实以藩(结果实,作动词)古人秉烛夜游(持,拿着) |
| C.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迨诸父异爨(等到) |
| D.而母立于兹(通“尔”,你)虞常果引张胜(牵攀,招供) |
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 作,“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
|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人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 断代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
| C.元杂剧中,“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外”“净” “正旦”都是角色名称。“端正好”“滚绣球”都是曲牌名。“正宫”“南吕宫”都是宫调名。 |
| D.词萌芽于隋,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新诗体,有曲子词、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按照表达感情的风格上的不同,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 持上海世博会,二是抗震救灾。 |
| B.“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 大海捞针吗?” |
| C.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 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
| D.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 |
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