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3年,中国创造的CDP不足全球的4%.但巳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如下表所示。
|
1994年(%) |
2002年(%) |
2003年(%) |
氧化铝 |
10 |
19.7 |
21.4 |
铁矿石 |
29.8 |
30.6 |
34.6 |
电解铝 |
7.6 |
16.3 |
18.8 |
钢 铁 |
14.6 |
22.4 |
26.7 |
铜 |
6.9 |
18.4 |
10.9 |
镍 |
3.9 |
8.2 |
10.1 |
锌 |
10.8 |
18.5 |
20.1 |
水 泥 |
30.6 |
41.8 |
48.3 |
原 油 |
4.9 |
7.0 |
7.6 |
乙 烯 |
3.4 |
5.7 |
6.2 |
(1)根据表中数据归纳说明中国何以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
(2)目前,我国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请你为我国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3)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主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如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资源型城市示意图,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市所在的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非洲南部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中回归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图中25℃等温线在沿海和内陆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图中25℃等温线在大陆东、西两岸的分布特点有何不同?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下图为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8分)
(1)简述图1地区河流特征与图2地区河段河流特征的差异。
(2)图2中C地属于________气候,C区域突出的流域特征是什么?试分析其成因。
(3)图3为B地区气候统计资料,根据图3简述B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图2)。
图2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分)
(3)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分)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6分)
(2)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________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________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8分)
(3)简要说明水环境的城市景观功能区的主要作用。(8分)
(4)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6分)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读“2014年2月21日至22日华北地区雾霾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静稳天气背景下,弱东南风往往加剧华北平原西部的雾霾污染,分析其原因。(4分)
(2)工业生产是华北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指出减轻工业污染的主要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