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           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其中②表示的环节是             。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     (数字)。
⑶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                    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4)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属于             ,而乙处则属于           ,其中甲处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       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涡河发源于河南省,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入境,经涡阳、蒙城至怀远流入淮河。近年来,由于涡河上游水质污染加重,入境水质不佳,加之涡河沿岸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涡河,两岸又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区,农药、化肥的残留物随雨水进入了涡河及其各级支流,污染程度加剧。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2)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②,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环节(填序号);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循环。此循环可使水得到补充和更新。
(3)甲地地形是,简述其形成原因。
(4)指出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5)我市某学校高一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3分)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说明其原因。
(2)丙表示纽芬兰渔场,试解释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所借助的洋流是
(4)若丁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两处更容易受污染的是,原因是

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①自然带名称为,受常年控制该地区的气压带影响,盛行气流。自然带①②③④的更替体现了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A半岛属于板块,图中B海为红海,其面积将会扩大,请简述原因。
(3)图示季节,A半岛盛行风,简述其形成原因。

读某年12月14日2: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处为气压中心(写出具体名称),主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该气压中心的形成切断了气压带。
(2)甲、乙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B为气压(填“高”或“低”); 甲、乙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地,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的是地。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未来几天,北京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
(4)简要描述未来几天内杭州的气温、气压和天气变化。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读“比例尺为1︰100 000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2分)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2分)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2分)( )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2分)
(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支流。(2分)
(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 m,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2分)
(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