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简要分析①处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
(3)①②相比气温较低的是①,简述其原因
(4)②与同纬度的上海相比冬季气温较高的是 ,说出原因
(5)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冬至日①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平面的夹角应为
(6)①地附近有我国著名的航天基地简述该基地与酒泉相比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反映的气候特征中,与上图中A城市气候特征相吻合的是______地(填甲或乙),从图中可看出,该气候季(填冬或夏)降水较多,试分析其原因。
(2)欧洲西部航运最发达的河流是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3)E海港是欧盟的海上门户,试分析该港口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4)A、B两地在气候上有很大差异,试说明两地冬季时气温上差异及产生原因。
(5)试比较A、B两国在常规能源方面的相似点和农业方面的不同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8m3) |
占入湖总沙量(%) |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949 |
1958 |
1974 |
1977 |
1984 |
|
湖泊面积(km2) |
4350 |
3141 |
2820 |
2740 |
2691 |
湖泊容积(108m3) |
293 |
228 |
188 |
178 |
174 |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__________,该河段的河道特征,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
(3)长江在________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原因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5)试分析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的有利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材料四: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每百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规模(人) |
1953 |
3767.29 |
4.49 |
14.78 |
4.19 |
1964 |
4452.21 |
3.71 |
14.83 |
4.09 |
1982 |
6052.11 |
5.55 |
15.82 |
3.91 |
1990 |
6705.68 |
6.79 |
21.24 |
3.66 |
2000 |
7438.07 |
8.76 |
41.49 |
3.23 |
(1)材料一中所示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的____________都市圈。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___________,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____________(河流)分布。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 D.改善城市环境 |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沿江县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马六甲海峡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中国约60%的石油进口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该区域航道异常拥堵,海盗猖獗,加之国际恐怖势力有向该区域渗透的趋势,随时会造成运输线路中断。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
目前对于中国来说解决“马六甲困局”已经形成了两个可供替代的方案:即缅甸通道和泰国克拉地峡运河。此外,还有另外的设想:修建从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到中国新疆的中巴输油管道,或者是从孟加拉国的吉大港通往中国西藏的中孟输油管道及将克拉地峡运河改为克拉地峡石油输送管线的设想。
材料二:东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图
(1)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
(2)在解决我国能源输送问题的各种设想中,为什么首先考虑了管道运输这种运输方式?
(3)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管道运输线的建设首先考虑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因素。
(4)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析,在众多设想中中缅输油管线有何优势?
(5)图中河流①发源于__________,叫__________,其补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该河应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下图甲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乙是“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①是________海,③是________海。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约1 米,试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图;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
(4)目前,该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