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 |
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 |
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 |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
已知A~G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固体单质,C 是气体单质,E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没有列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是金属,C一定是氧气 |
B.A一定是非金属,B可能是NaOH |
C.在通常情况下,物质E的熔点可能很高 |
D.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只有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其中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和3倍,丙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4。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大. |
B.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甲>乙 |
C.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硝酸的强 |
D.乙、丙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乙>丙 ’ |
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片上也有气泡可能是因为锌片中含有杂质 |
B.向酸性KMn04溶液中通入乙炔,溶液长时间不褪色可能是因为溶液浓度太大 |
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测得盐酸的浓度偏大,可能是先用待溅液润洗了锥形瓶 |
D.将Ba(OH)2·8H20和NH4Cl混合搅拌,无明显降温现象,.可能是因所用的反应物是晶体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现象 |
B.C9H12的芳香烃其同分异构体只有五种 |
C.为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先蒸馏,然后再用蒸出物做银镜反应 |
D.![]() |
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
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足量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主要反应为:
焙烧炉中:2ZnS+3O2=2ZnO+2SO2①
鼓风炉中:2C+O2=2CO ②
ZnO (s)+CO (g) Zn (g)+CO2 (g) ③
假设鼓风炉体积固定且密闭,随反应的进行鼓风炉内不同时间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如下表
反应进行时间/min |
CO |
Zn |
CO2 |
0 |
0.11 |
0 |
0 |
2 |
0.1 |
0.01 |
0.01 |
30 |
c1 |
c2 |
c2 |
35 |
c1 |
c2 |
c2 |
(1)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鼓风炉中增大CO的浓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已知:该温度时,化学平衡常数K=1.0,则表中c1=(写出计算过程)
(3) 假设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若使焙烧炉中反应①的ZnO几乎完全被CO还原,焙烧炉和鼓风炉消耗的O2的体积比不超过。
(4) 若起始浓度不变,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达平衡时鼓风炉中反应③CO的转化率为80%,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此时焙烧炉和鼓风炉消耗的O2的体积比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