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时,Mg(OH)2的Ksp = 5.6×10-12,MgF2的Ksp = 7.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
B.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Mg2+)大 |
C.25℃时,Mg(OH)2固体在同体积同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中的Ksp 比较,前者小 |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饱和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MgF2 |
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形成sp2杂化轨道的是
A.H2O | B.NH3 | C.C2H4 | D.BeCl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云中的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 | B.σ键采用“肩并肩”的重叠方式 |
C.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叫配合物 | D.血红素、叶绿素、维生素B12都是配合物 |
下列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
A.H、Li、Na、K | B.I、Br、Cl、F |
C.Na、Mg、Al、Si | D.Si、Al、Mg、Na |
肯定属于同族元素且性质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为1s22s2,B为1s2 |
B.结构示意图:A为![]() ![]() |
C.A原子基态时2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B原子基态时3p轨道上也有1个未成对电子 |
D.A原子基态时2p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B原子基态时3p轨道上也有一对成对电子 |
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若A、B、C、D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D2A B.C2BC.C2A D.D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