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有强氧化性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质量变轻,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发现浓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先末干燥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下列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及温度,则反应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表中的物质均为反应物)

编号
金属(大小、形状相同的粉末)物质的量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 mol
3 mol/L的硝酸10 mL
60
B
Mg 0.1 mol
3 mol/L的盐酸10 mL
30
C
Fe 0.1 mol
3 mol/L的盐酸10 mL
60
D
Mg 0.1 mol
3 mol/L的盐酸10 mL
60

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

下图表示溶液中c(OH)和c(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2v(X)=v(Y) B.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