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
|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 |
| 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 |
| D.G点表示收集的CO2的量最多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
| 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
|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
|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
|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
|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
|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
| C.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
| D.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
|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
| C.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
| D.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 |
(常州市第二中学09高三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芥子醇的分子式是C11H14O4,属于芳香烃 |
| 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
| C.芥子醇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 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