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1)甲国为 ,甲乙两国面积较大的是 。
(2)材料三中气候资料对应上图A、B、C、D中的 城,该地气候的特点是
(3)甲国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图丙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
(3)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5)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分)
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北上蒙古、西去宁夏,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走西口。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表2示意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
(2)读图甲,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
(3)据图乙、表2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量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4 分)
(2)面对乙地区湖洎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理由。(3 分)
材料一: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洛哥地形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1) 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
(2) 据材料一,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3) 根据材料二,从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装,说出当地气候显著特点。
(l0分)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产业区分布示意图,(该区拟将政府驻地建在坪上镇或厉家寨村.任选其中一处,评价其作为政府驻地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