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汉阳峰属于
A.褶皱山 | B.火山 | C.断块山 | D.背斜山 |
夏季,长江干流的河水主要来源于
A.雨水、湖泊水 | B.支流、雨水 | C.支流、地下水 | D.地下水、冰雪融水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关于①资源调配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
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 B.污染严重,水质差 |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
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列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
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三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
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 | B.绿波段 |
C.红波段 | D.近红外波段 |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盛蕾期对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盛絮期高 |
B.棉花盛絮期对蓝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显降低 |
C.9 月份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6 月份 |
D.6 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 |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 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下面各小题。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
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所造成的 |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
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
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被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是建造梯田,在陡峭的坡地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进行耕作。从海拔2800 米到4500 米,可以发现三种主要的农业系统:玉米主要种植在低海拔地区(海拔2500~3500 米),马铃薯主要种植在中海拔地区(海拔3500~3900 米),海拔4000 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主要用作牧场,但也可以种植高海拔作物。阅读秘鲁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根据材料可以判断,马铃薯的温度带属于( )
A.热带 | B.亚热带 |
C.温带 | D.寒带 |
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
B.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
C.沿海,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出口 |
D.科技发达,技术含量高 |
读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下面各小题。该区域( )
A.自然带差异由热量决定 | B.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
据图分析( )
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
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
D.侵蚀严重促使该区域调整农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