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 键、一个π 键,它们分别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
|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O2参加反应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
| B.电路中每转移2mole-,则消耗H2的体积为22.4L. |
| 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 2H2O |
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侵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0.10 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c(Cl-),c(OH-)>c(H+) |
| B.c(NH4+)=c(Cl-),c(OH-)=c(H+) |
| C.c(Cl-)>c(NH4+),c(OH-)>c(H+) |
| D.c(Cl-)>c(NH4+),c(H+)>c(OH-) |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加入a的烧杯中再加入少量CuO粉末。下列各图表示氢气体积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2和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1:10 |
B.Na2CO3溶液c(Na+)与c(CO )之比为2:1 |
| C.0.2 mol/L与0.1 mol/L醋酸中c(H+)之比为2:1 |
| D.pH=1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0.05 mol/L的BaCl2溶液,两者恰好反应C(SO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