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将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而是好像有一层膜兜着。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兜着液体的这层膜是氧化铝 |
| B.该实验说明了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
| C.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物保护膜 |
| D.铝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即使加热到熔化也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代表置换反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铜 B 氯化氢 C 氨气 D 蔗糖
25℃、101 kPa下,碳、氢气、乙烯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1411.0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s)+O2(g)=CO(g)△H=-393.5 kJ/mol |
|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
| C.C2H4(g)+3O2(g)=2CO2(g)+2H2O(g)△H=-1411.0 kJ/mol |
| 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 |
在一定温度下,硫酸铜晶体的培养皿中存在下列平衡: Cu2++SO42-+x H2O
CuSO4·xH2O,当向硫酸铜溶液(析有硫酸铜晶体)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u2+浓度增大 | B.溶液中Cu2+数目不变 |
| C.硫酸铜晶体体积增大 | D.溶液的蓝色变浅 |
反应3H2(g) + N2(g)
2NH3(g) ΔH = -46.19 kJ. mol—1,关于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K增加 | B.随压强升高K增加 |
| C.随温度升高K减小 | D.随压强升高K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