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下降了30 8%,而所得的海外投资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了23 7%。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 “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问题。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
|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
|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
| D.日本原燃料和工业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
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
|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
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
| 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
| 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
|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
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D.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下列各题。
若此时正值6月12日17:00(当地时间)世界杯开幕式开始时,则M的时间和经度为()
| A.6时. 60°W | B.12时.30°W |
| C.18时 .90°W | D.24时. 60°E |
若此图表示2014年7月13日16:00世界杯闭幕式召开时,则P点的时间为()
| A.7月13日3:00 | B.7月14日16:00 |
| C.7月14日3:00 | D.7月13日15:00 |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N河相比,P河( )
|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
| B.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 |
| C.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蕴藏量更大 |
|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关于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均较大,劳动生产率都较高 |
|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
| C.甲图所示地区的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a在b的东南方,d在c的东北方 |
| B.b到c的实地距离大于a到d的实地距离 |
| C.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
| D.两地区铁路干线的走向都受地形制约 |
图乙中d所在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它的形成主要受( )
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
④盛行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北信风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阅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
| B.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
|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
|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
|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
|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
|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
“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
|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
|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
|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