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东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 B.有春汛 | C.结冰期短 | D.有凌汛 |
甲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土层变薄,肥力不足 |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 |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D.可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 |
2014年7月1日起,上海与重庆、成都之间“朝发夕至”的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下图示意动车组列车运行线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沪蓉(成都)、沪渝(重庆)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最慢的路段是()
A.成都与重庆间 | B.恩施与宜昌间 |
C.宜昌与武汉间 | D.武汉与合肥间 |
上海至重庆的直达客运,受该动车组开行影响最大的运输部门是()
A.内河运输 | B.公路运输 |
C.航空运输 | D.管道运输 |
2015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令狐安建议,要审时度势,尽快制定城乡一对夫妇稳定生育两胎的政策(少数情况下允许生育第三胎)。下图是我国某省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该图包含预测部分,能反映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图文完成下列问题。该建议的现实背景是
A.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男女性别比大 | B.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 |
C.我国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 D.人口迁移导致部分地区“用工荒” |
关于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③ | B.若该建议5年前实施,乙拐点会提前 |
C.①时段我国人口将会迅猛增多 | D.人口总量拐点甲大于拐点乙 |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自2000年开始,为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经博斯腾湖、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直至台特玛湖。下表为塔里木河下游两次生态输水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修复塔里木河下游两岸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A.把地表水引入灌区,改变地表径流 |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 |
C.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增加下游径流量 |
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降水 |
第12次输水距离远大于第1次输水距离的原因是
①水流速度快②植物吸收少③下渗减弱④蒸发少⑤农业生产截留少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为监测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的百分比。下表为亚欧大陆38°N~52°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季节变化。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绿洲农业发达 | B.②地有“伏旱”现象 |
C.③地雨热同期 | D.④地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导致④地7、8月份日照百分率较高的原因是
A.受“梅雨”影响降水多 |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
C.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 D.受中纬度西风控制降水多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例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A.水稻 | B.春小麦 | C.针叶林 | D.混交林 |
华北地区播种冬小麦时(一般每年9月25—10月5日播种),图中四地
A.①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 B.②地昼长越来越长 |
C.③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 D.④地日落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