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问题。
此时A点的区时是 ( )
A.7月8日12时 | B.7月7日24时 |
C.7月8日6时 | D.7月8日16时 |
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7月8日15时 | B.7月8日14时 |
C.7月8日20时 | D.7月7日14时 |
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有关A、B、C三点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上
B.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上
C.A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上
D.C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上
下图中AB弧线是昏线,BC弧线是晨线。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图示时刻,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是( )
A.5时16分,5时 | B.16时44分,17时 |
C.23时16分,23时 | D.10时44分,11时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④①③ | D.①④③② |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 B.区域性特征 | C.差异性特征 | D.不稳定性特征 |
下图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 | B.低温少雨 | C.低温多雨 | D.高温多雨 |
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 ()
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
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
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 B.2.5米 | C.7.5米 | D.8.5米 |
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 B.地下水污染严重 |
C.有盐碱化趋势 | D.有荒漠化趋势 |
下图中甲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乙为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某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
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 B.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
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 | D.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 |
9月23日至次年3月2l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①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一慢一快
②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的变化是小一大一小
③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一大一小
④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一长一短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竹和水牛等,据此说明当时的气候特征是( )
A.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 B.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