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短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C.180°经线在东半球
D.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读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图幅相同),乙地西部临海。完成下题。

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B.甲图所示地域范围和乙图一样大
C.甲、乙两地石油资源丰富 D.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雨季

下图为我国华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可知

A.乙村人比甲村人先看到日出 B.②点比①点流水侵蚀作用强
C.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 D.乙村的降水量远远多于甲村

该区域

A.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C.农业生产常年受到台风的危害 D.夏季,山区可能会出现泥石流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遥入电网;傍晚人们下班时,再使用从电网购买的电。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来自太阳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由于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D.纬度偏低,晴日多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

A.酸雨危害严重、常规能源短缺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大

上海的太阳能电力主要用于

A.生产消费 B.生活消费 C.运输消费 D.娱乐消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