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短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7~8题

该农场位于

A.荷兰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泰国湄公河平原
D.加拿大中部平原



图4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图3为现代大部分电子产业的不同工序流程在世界的分布情况,图中圆圈为纬线,直线为经线,序号表示制定产品规格、IC(集成电路)设计、圆晶(硅晶片)制造和产品组装等不同的工序。请回答5~6题



图3

图中②是工序中的:

A.制定产品规格 B.IC(集成电路)设计
C.圆晶(硅晶片)制造 D.产品组装

影响工序④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

图2为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试根据此图回答下列3~4题。
图中各曲线中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①=出生率;②=死亡率 B.②=出生率;③=人口变化数
C.①=人口数变化;②=死亡率 D.①=人口数变化;②=出生率




图2


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渡期时,人口增长迅速
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
D.工业期时,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

图1的实线为经纬网,虚线为晨昏线的一段。AB位于赤道上,距离为3300千米,C点为18时,回答1~2题:
此日,最有可能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图1

D.冬至日

此时,D点的时间是:

A.16时 B.20时 C.4时 D.8时

读图“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38~40题。

下列工业区位因素中,在图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的是

A.动力因素 B.交通因素 C.市场因素 D.技术因素

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减轻运输压力,节约运输费用

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
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 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