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短 |
|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
|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
|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
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⑤环保要求高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④⑤ |
关于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 B.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
| C.城市化水平主要是指城市生产力水平 |
| D.“逆城市化现象”是指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现象 |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 B.23% | C.13% | D.60% |
关于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 |
| 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
| 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 |
| 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
B.人口的文化水平 |
| C.资源状况 | D.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