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灰蒙蒙的天"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一个专业术语" P M 2 . 5 "。" P M 2 . 5 "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其颗粒直径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 l / 20 ,可直接被吸入到支气管内,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我国区域性灰霾天气日益严重,与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不断增加有关。

(1)你认为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有哪些(写出两点)?
(2)为控制" P M 2 . 5 "指数升高,请你提出一条好的建议。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大理石主要成分,F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F  

(2)写出G+E→H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由 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要提纯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4)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