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问题。
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 )
| A.湘、粤、闽 | B.苏、皖、鄂 |
| C.京、辽、鲁 | D.沪、浙、赣 |
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地貌单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青藏高原 | B.天山山地 | C.黄土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A.青藏高原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
| C.南方水田农业区 | D.沪宁杭工业区 |
我国东部以秦岭-淮河一线分为南方和北方,其划分的指标是()
| A.地理位置 | B.经济水平 | C.地形和气候 | D.多种指标 |
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 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
| C.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 |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
下图中两条线分别为0°等温线和铁路线,读图回答。
(1)图示季节为______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A地纬度与B地相差约30度,但气温却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铁路线E起点和终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线自西向东经过的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5)C国著名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该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