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配制了10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结果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 mol/L。那么,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
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容积为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
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A.②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 |
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 |
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
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
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
D.2NO2=O2+2NO△H= +116.2kJ/mol(反应热) |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
D.基态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 |
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是基态的是
A.1s22s1 | B.1s22s22p1 | C.1s22s22p3 | D.1s22s12p2 |
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
B.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
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
D.它们所含氢的质量比为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