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下V L氯化氢气体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ω = 36.5c/(1000ρ) | B.ρ = (36.5V+22400)/(22.4V+22.4) |
C.ω =" 36.5V/(36.5V" +22400) | D.c = 1000Vρ/(36.5V+22400) |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
C.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
D.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表示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 |
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min) | B.1 mol/(L·min) |
C.2 mol/(L·min) | D.3 mol/(L·min) |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