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5-4-1所示,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车速度的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呢?人长两只耳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声源的位置.声音从声源处传到我们耳朵时,并不是同时到达我们两只耳朵的.若声源在人的左边,声音就会先到达左耳,再到达右耳,所以两只耳朵收到声音的先后、强弱都不会完全相同,靠这种差别我们就能确定声源的位置了,这叫双耳效应.
小明等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当小明被蒙上眼睛时,另一个同学在他的正前方拍手,他却指向正后方,另外的同学被蒙上眼睛时,也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两只耳朵都没有堵住.难道这说明双耳效应是错误的吗?小明与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
小明在“Internet”网上,查阅鸟类资料的时候找到一张猫头鹰的头骨图片,如图所示.细心的他发现猫头鹰的两只耳朵不是和人一样对称地长在头的两侧,而是一只耳朵比另一只耳朵低!小明思考后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猫头鹰高居在树上却可以很准确地判断低处某种声音位置的原因了.
(1)“所以两只耳朵收到声音的先后、强弱都不会完全相同”,其中的“强弱”特指声音的。双耳效应是利用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只耳朵的不相同来确定声源的位置。
(2)高居在树上的猫头鹰,若它的正前方有只小老鼠活动,猫头鹰(选填“会”或“不会”)出小明那样的错误。请你陈述理由。
星期天小明在厨房中帮厨时发现: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 ______(小水珠/水蒸气)。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没有“白气”,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_,水蒸气离开壶嘴上升一段距离以后才能遇冷_________,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现象,“白气”消失。
搜集下列短文中的有用信息,分析整理后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太 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 部,距地面20km到50km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 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 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 定书》,并在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1) 。
(2) 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
A.大气层 B.臭氧层 C.地面 D.地表的动植物
(3) 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
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加热最初5min内冰块呈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了min,此过程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到第25min时,冰全部变成℃的水。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是(选“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
(1)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_____(减慢/加快)蒸发吸热。
(2)冬天人们在户外晒太阳,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4)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此过程______热。(选填“吸”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