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鱼化石》——艾青——《艾青名作欣赏》 |
B.《听潮》——萧乾——《骡子和驴子》 |
C.《戒烟》——贝利——巴西 |
D.《伊索寓言》——伊索——希腊 |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旧时北京人家,有盘中供果闻香的习俗。这种中式果盘,不同于西式果盘,①,②。中式果盘中所供的果子随季节更换。普通人家,初夏摆上一盘香白杏,深秋摆上苹果。③ ,整整齐齐码上一大盘子,放在堂屋里的八仙桌上,整个三间北屋里都清香阵阵。
A.① 后者偏重水果颜色② 前者则更注重嗅觉享受③ 黄里透白的香白杏或孩儿面似的苹果 |
B.① 后者偏重水果颜色② 前者则更注重嗅觉享受③ 孩儿面似的苹果和黄里透白的香白杏 |
C.① 前者更注重嗅觉享受② 后者则偏重水果颜色③ 黄里透白的香白杏和孩儿面似的苹果 |
D.① 前者更注重嗅觉享受② 后者则偏重水果颜色③ 孩儿面似的苹果或黄里透白的香白杏 |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A.诗中说“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 |
B.“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这句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 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
C.诗歌中“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相信困难终将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的信念。 |
D.“我就不会悲哀”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这是诗歌中常见的反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从“春天、生命、明天”中看到希望,整首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积极向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
小明上初中后一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临近中考学习状态却出现了异常:学习劲头明显不足,成绩有所下降。小明的班主任想要勉励他,最得体的一句是()
A.小明,你可要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呀。 |
B.小明,你要再这样自暴自弃,还有什么前途呢! |
C.小明,难道你不知道什么是半途而废吗? |
D.小明,你在冲刺阶段一定要再接再厉啊! |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汁液流淌,诗意芬芳。散文没有一点诗意,只能是粗劣地复制生活,缺乏灵动性,没有感召力。
A.如果就既也 | B.因为所以虽然但 |
C.即使也不但而且 | D.如果就因为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