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6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 , 。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
料理家务 |
照顾老人 |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
60.7% |
20.6% |
18.7% |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
27.0% |
52.1% |
20.9% |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不超过15个字), B(不超过15字),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 C(不超过15个字),提高上岗率。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三: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我国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100%的。从民国开始,到1949年,近40年中,作文分占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优势。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70%一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105 一120 分)。例如1955年和1956年作文分占80% ,1957 年作文分占100 %。
一一摘自《南方周末》 郑也夫《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
对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的形式写两个句子。(6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
送别诗
为提倡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某校语文组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校内阅读文学经典讨论会,假如你作为学生代表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则简短的发言。要求: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经典,谈谈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观点鲜明,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