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
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
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
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B.与c~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
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D.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1/2 | B.1/4 | C.5/8 | D.3/4 |
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
C.遗传物质改变 |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