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1=D1+D2
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
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
D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 |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所致 |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 |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图中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①②④⑤ |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
C.图一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中Aa占1/2的原因之一 |
D.图二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侏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侏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
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有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总体上看这两类基因控制的隐性病在子代中的发病情况是
A.女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率相同 |
B.男性患者的女儿的发病率不同 |
C.男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率不同 |
D.女性患者的女儿的发病率不同 |
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
B.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
C.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 |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