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①,尝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②何……为:干什么。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有好车           ⑵意借而不敢言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意欲借不敢言

A.吾有车使人不敢借 B.学不思则罔
C.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D.其家甚智其子疑邻人之父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门外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3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见月( ) (2)夏水陵( )
(2)乘御风() (4)引凄异(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它和本文之间有哪些联系。(3分)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描写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拔,清幽壮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本文第二段写水,主要突出“夏水”,写出三峡的奔放美。
C.本文写秋季景色,着“寒”“肃”“凄”“哀”几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表现出来。
D.本文第一段写山,先写山的遮天蔽日,再写其连绵不断。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本文的作者是代诗人,其文体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惟吾德()谈笑有鸿儒()
可以调琴()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语段中表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语段中描写居室环境幽静宁静的语句是:
请简析本文的写法特色。

阅读短文,完成1—5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本文《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著的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
(1)两岸连山,略无处。()
(2)夏水陵()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冬时,则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之:时态助词,相当于“的”,用于“春冬”和“时(时候)”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B.无丝竹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C.盖简桃核修狭为之。者:……的(事物,这里指修长的桃核)
D.飞漱间。其:代词,它,指山峰。

翻译下列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请概括作者笔下的三峡的主要特点和三峡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时的不同之美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共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陈太丘与友行()
(2)元方入门不()
(3)吾今死矣,子可()
(4)不忍之()
用“/”为下面语句标出三处停顿。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事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这给你什么启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