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有媒体曾报道某品牌婴幼儿奶粉含有有毒物质,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体系的担忧。这一事件的出现,导致市场上国产婴幼儿奶粉价格下跌。这里引起价格下跌的原因是( )
①生产婴幼儿奶粉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消费信心缺失
③供求关系的改变
④“毒奶粉事件”后,婴幼儿奶粉没有使用价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保障房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个别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不积极,更有甚者,将保障房变成了“别墅保障房”、“富人福利房”、“公务员专属房”。引起社会极大的不满。要改变这种现状,各级政府必须
A.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B.建立、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
C.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直接参与保障房的开发和建设 |
D.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法、英、德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及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该草案的一些内容有违《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因此,中国投了反对票。中国投反对票的行为表明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安理会成员国之一
③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④中国和法国、英国不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为控制物价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最高限价令”。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回答8~9题。如果有人反对“最高限价令”,其合理的经济学理由应该是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实现资源配置
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价格高会吸引大量生产者投入生产,从而使价格下跌
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限价是宏观调控的体现
④实行最高限价,会促使生产者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② |
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说明
A.真理和谬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
B.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客观世界有什么,意识就会反映什么 |
D.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解决贫困问题。2011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回答6~7题。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①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但不利于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举措,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党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农民的帮扶力度,是
A.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
B.政府适时转变职能的体现 |
C.由现实国情决定的,体现了党依法行政 |
D.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强调,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主题和主线要求的是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③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新格局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消除区域发展差距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