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能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
B.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
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由该DNA转录出来的RNA,其胞嘧啶的比例是
A.10% | B.20% | C.40% | D.无法确定 |
用链霉素和新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的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代替mRNA翻译成多肽,说明
A.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 | B.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DNA |
C.遗传信息可由DNA直接流向蛋白质 | D.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蛋白质 |
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下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
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 D.抑制细胞质分裂 |
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A.蛋白质 | B.DNA | C.RNA | D.核苷酸 |
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组装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寄主细胞,则细胞中产生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 | B.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 |
C.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 | D.RNA乙和蛋白质外壳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