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参会人员围绕网络安全、移动互联网、数字多媒体创新、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进行对话交流。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形式,它
①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使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③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生活之中处处是哲学。“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这一歌词的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C.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向一致 | D.矛盾具有普遍性 |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A.要重视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 | B.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 |
C.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制约作用 | D.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 |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按今天的常识,应为“物先虫生,而后腐也”。譬如一块肉,先有微生物入侵,使这块肉腐烂,而后生蛆虫。古人不知道微观世界还有虫,也就无从知道肉腐烂的道理,只看到肉腐烂以后生出蛆虫。从哲学上看,“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这启示我们
A.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 B.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
C.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
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
C.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