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球从“离心轨道”上滑下,若小球经过A点时开始脱离圆环,则小球将做( )
A.自由落体运动 | B.平抛运动 |
C.斜上抛运动 | D.竖直上抛运动 |
如图所示,Q1、Q2为两个等量同种正点电荷,在Q1、Q2产生的电场中有M、N和O三点,其中M和O在Q1、Q2的连线上(O为连线的中点),N为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一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
B.O点场强一定小于M点场强 |
C.将一个负点电荷从M点移到N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
D.若将一个正点电荷分别放在M、N和O三点,则该点电荷在O点时电势能最大 |
下列三个演示实验中,能够反映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猜想假设的思想方法 |
B.微量放大的思想方法 |
C.极限分析的思想方法 |
D.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
在某一电场中的P点放入一个带电荷量为的负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左。则P点的电场强度E = N/C,方向。
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 )
A.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1.5 mg2t2 |
B.整个过程中机械能的增量为2 mg2t2 |
C.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减少了mg2t2 |
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2/3mg2t2 |
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表面绝缘的导体P正在向带正电的小球Q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生放电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端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
B.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
C.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
D.C、B两点的电势始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