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以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混合物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适量硫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W
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
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
D.100℃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PbI2和AgCl的Ksp的大小比较两者的溶解能力
B.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HS溶液的pH大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S2-、Br-、NH4+等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溶液和NH4HSO4溶液,后者的c(NH4+)大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已知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A、C两种元素仅可组成化学式为CA3的化合物
B.F与D形成的化合物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
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C>F>B

下列事实能证明甲酸是弱酸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甲酸溶液比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B.甲酸能与NaHCO3作用放出CO2气体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甲酸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时恰好完全中和
D.室温下,1 mol/L的甲酸溶液的pH=2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
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