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二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请从修辞角度鉴赏元稹《菊花》的三、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瑾,晚清著名的革命烈士,号鉴湖女侠。有人评论她的这首《菊》,刻画了一位“斗士”形象。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青溪王维
言①入黄花川,每逐青溪②水。随山将万转,趣途③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④静深松里。藻漾泛菱荇,澄澄映霞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⑤。
[注]①言:语助词,无义。②青溪:清碧的溪水。指黄花川的溪流。③趣途:走过的路
程。④色:山色。⑤东汉严子陵辞官后曾在富春江钓垂,安享晚年。
(1)前人曾点评说“喧”“静”二字俱极深妙,请具体说说这两个字的深妙之处。
(2)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歌中透露出来的诗人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二首(其二)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1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2飘风:暴起的风。3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1).这首诗描的景物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元祐三年,因坐奏开填充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元祐五年,钱穆父徙知瀛州。②改火:一年。③筠:竹。“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伊州歌
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赏析“清风明月”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