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距离地面高度约340 km),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约用时21小时,于16日6时23分成功返回地球.我国首位造访太空的飞行员杨利伟自主出舱.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有能力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这再次证明中国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半径是多少?其运行速度多大?(地球质量为6.0×1024 kg,地球半径为6.4×106 m)
(2)飞船在竖直向上发射升空阶段、进入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阶段和返回地球竖直向下加速下降阶段,杨利伟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

A.超重,完全失重,失重 B.超重,完全失重,超重
C.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D.失重,完全失重,超重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线悬于固定点O,线长为l,初始线与铅垂线有一个夹角,初速为0. 在小球开始运动后,线碰到铁钉O1. 铁钉的方向与小球运动的平面垂直. OO1=h<l,且已知OO1与铅垂线夹角为β. 假设碰后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 求线与铁钉碰前瞬时与碰后瞬时张力的变化.

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2.4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 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m/s,则根据图象中t与v0成正比推导,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1.6s。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解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专题卷)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共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9月28日17时37分安全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的配合下,成功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进行了太空行走。出舱活动结束后,释放了伴飞卫星,并围绕轨道舱进行伴飞实验。神舟七号是由长征—2F运载火箭将其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预定圆轨道,其简化的模拟轨道如图12所示。假设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R,试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A大小;
(2).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的速度的大小。

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根据图象求:

(1)第2 秒内的位移,前5秒的总路程和位移
(2)各段的速度
(3)画出对应的v – t 图象

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00 min(分钟)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200 m,如下图所示.

(1) 小张由X运动到Y总的位移的大小?
(2) 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 他的朋友小李从Z点爬山,比小张晚20 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 5 m/s ,还比小张早20 min到达山顶,问小李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