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
PCl5(g) 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PCl3) / mol |
0 |
0. 16 |
0. 19 |
0. 20 |
0. 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 0." 0032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0." 11 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 0 mol PCl5、0. 20 mol PCl3和0. 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0 mol PCl3和2. 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 ![]() ![]() ![]() |
B.c(H+)=0.1mol·L-1的透明溶液:![]() ![]() ![]() ![]() |
C.能使氢氧化铝溶解的溶液:![]() ![]() ![]() ![]() |
D.水电离出的![]() ![]() ![]()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1 mol羟基中含有10 NA个电子 |
B.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0.6NA个碳原子 |
C.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
D.1 mol Fe和稀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转移2NA个电子 |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芳香烃 |
B.乙烯、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均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C.在加热条件下,加入适量乙醇以除去乙醇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杂质 |
D.淀粉和纤维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有A、B、C三种短周期元素,质子数之和为31。若C为Ar,则关于A、B两种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A是金属元素,则B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B.如果A元素是氟,则B元素是硼
C.如果A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则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
D.如果A的最高正价是+3,则B的单质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B.相同温度下,完全中和相同PH、相同体积的氨水和NaOH溶液,所需相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相等 |
C.0.1mol·L-1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Na+)=0.1mol·L-1≥c(A2-) |
D.向KI溶液中加入氯化银,沉淀逐渐变黄色,说明同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