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葡萄发酵可产生果酒、果醋,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适宜条件。

(2)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进行发酵,如下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发酵结束后,检验甲发酵过程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如下图是采用纯化酵母菌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

判断图A所用接种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自己在家中制作的果醋很容易腐败,而包装瓶上写着105℃高温瞬时的果醋瓶上写着“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_____________。
(5)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正常果酒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上。需先用(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18:00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C 3化合物含量

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引起皮肤血管,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 HCO-3 减少,从而对 H+ 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 PLBs ,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 PLBs 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诱导外植体形成 PLBs 的过程称
⑵与黑暗条件下相比, PLBs 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⑶脱落酸( ABA )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 PLBs 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 ABA 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
ABA 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 ABA 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 ABA 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 ABA 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后按比例加入。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 PLBs )称重( g /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 ABA 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时,其对应的 ABA 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 A.aB.bD.d 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⑷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所示。

⑴图中传出神经元是 b1 兴奋后使 c1 兴奋,而 b2 兴奋后使 c2 抑制,可推测 b1 b2 的突触小泡释放的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
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中枢以及言语区的参与调节。
⑵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见右表, D ≥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 D 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

D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4
1
1.2
0
0.0
4
0
0.0
0
0.0
8
1
1.2
0
0.0
16
2
2.4
0
0.0
32
8
9.5
0
0.0
64
11
13.1
0
0.0
128
31
36.9
0
0.0
256
10
11.9
0
0.0
512
14
16.6
6
7.2
1024
3
3.6
17
20.2
>1024
3
3.6
61
72.6
合计
84
100
84
100

注: D 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
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
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